首页 > 篮球新闻 > nba新闻 > 下一个林书豪,我们还要等多久

下一个林书豪,我们还要等多久

时间:2025-08-31 14:57:42 浏览:146


栏目主编:陈华 题图来源:新华社

原标题:《下一个林书豪,我们还要等多久?》

林书豪给到我们的,是一种珍贵的“途径感”:落选可以、下放可以、被裁可以、从替补席动身也可以,只需你在被需求的那一刻,把球权接住,把决策做对。他也把“我为什么”的意义留在球场之外——让更多和他长得相似的孩子,在体育课、在社区球场,敢抬起头说一句“我也能试试”。我想,这才是“林疯狂”在退去之后留给我们的。

回到“等多久”这道题。我更情愿把“等”,换成“造”。“造”什么?造土壤。家长、教练、球迷的预期要从“天赋单选题”变成“才干多选题”,别再把孩子早早塞进一种身体模板里;青训与学校球队要更仔细地教“用身体打球”,不是蛮力,而是合理对立、护球细节、弱侧阅读;有出海潜力的苗子,要尽早接触高对立环境,哪怕是NCAA末端轮换、哪怕是G联赛边缘,一段真实的上场时间,比在温馨圈里刷数据更有意义;群众言论要给弱势模板多一点耐烦,别用两场失误就给一个年轻控卫判“宣判书”。假设这些土壤渐渐具有,“下一个”的出现就不是撞大运,而是水到渠成。

但我也不会说,“一定不会有了”。亚洲篮球近年还是冒出了不同位置、不同途径的答案。你看八村塁,直接以首轮第九顺位登陆NBA;再看渡边雄太,靠防卫与三分从双向合同一路熬到规范合同,通知年轻人“角色价值”异样能翻开门缝。他们没有复制“林疯狂”,而是沿着各自的优点,在NBA的拼图里找到了适配的位置。

下一个林书豪?太难了!我不想急着把缘由复杂归结为“身体天赋”。NBA后卫位置是一切位置里竞争最严酷的赛道:节拍更快、空间更大、换防更狠、决策更密集。一个后卫要在这里立足,必需同时推得动节拍、顶得住对立、把持球决策压到极低的失误率,还要在“我能突、能投、能传”和“我该突、该投、该传”的判别里,秒回正确答案。对亚裔球员来说,真正的门槛不单单是技术,还有样本太少、成见太多——当你很少见到这种模板时,哪怕你还不错,也更难被“看见”。这层“看见”,从青少年阶段的选材,到NCAA的上场时间,再到NBA边缘的试训与双向合同,处处都是关卡。林书豪临时背着“简直独一的亚裔NBA代表”的身份负重前行,理想也确实如此。

新华社照片,多伦多,2012年2月15日,尼克斯队球员林书豪(右)在竞赛完毕后庆贺成功。当日,在2011-2012赛季NBA惯例赛中,华裔球员林书豪在竞赛完毕前投进一个三分球,协助纽约尼克斯队客场以90比87击败多伦多猛龙队,迎来球队六连胜。 新华社发(邹峥摄)


“他是偶然吗?”这效果,其实每隔一阵总会被拿出来。确实有偶然:尼克斯后场伤病、主教练体系对持球挡拆的宽容、纽约这座城的聚光灯。但偶然之下有足够的肯定:哈佛四年把球商和阅读竞赛的才干打满;落选、下放开展联盟、被裁、再捡起,重复磨出来的处置球与对立效率,恰恰在那段窗口期全部兑现。

林书豪身上的标签太多:华裔、学霸、落选秀、控卫。放在那时的NBA语境里,这些标签迭加在同一团体身上,和“成名”两个字是挨不上任何关系的。客观上,亚裔在北美职业体育原本就稀少,缩小到NBA更甚。哪怕到近些年,亚裔球员在NBA的占比也只是九牛一毛。林书豪因此成了某种“独一”。

我在评论区看到,有人第一次仔细看NBA,就是由于他。2012年那个二月,麦迪逊广场花园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英雄,带来史无前例的能量:对湖人砍下38分,一切人都被惊到了。

新华社照片,路透,2012年2月11日,尼克斯队球员林书豪(下)庆贺成功。当日,在2011-2012赛季NBA惯例赛中,纽约尼克斯队主场以92比85打败洛杉矶湖人队。 新华社/路透



新华社图表,北京,2012年2月11日 图表:NBA华裔球员——林书豪 新华社记者 曲振东 编制


今早刷到林书豪退役的音讯,心里咯噔一下。8月的最后一天,他在社交平台写下告别,给自己的篮球旅程画上句号。15年职业生涯中,九年NBA、2019年随猛龙捧杯、那段把纽约扑灭的“林疯狂”,都被他轻描淡写地放回了记忆里——可对有数球迷,尤其是华语世界的球迷,那些不只仅是记忆,更像是一个永久的坐标。

标签:NBANCAA林书豪

下一个林书豪,我们还要等多久相关内容

  • 暂无内容

下一个林书豪,我们还要等多久推荐新闻

今日头条

热门词条

  • 足球

  • 篮球